1.西安的气候类形和特征

2.七月流火指的是什么天气变化?

3.七月流火的正确解释

4.三国时期广东曾经有过一段“冰河”期,这是真的吗?

5.史料研究与全新世气候环境

6.地球将迎来小冰河期?能抵消全球气候变暖吗?

7.波兰 历史上最极端高温

8.西安的气候怎么样?

9.陕西地理位置与气温有什么关系

10.《爱上识字课》11.雪

西安的气候类形和特征

天气是从西周变冷的_气候 西周

气候类型:西安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多雷雨大风天气;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冬季寒冷,多雾、少雨雪。

扩展资料:

气温

西安极端最高气温为42.9℃,出现在2006年6月17日;4-10月极端最低气温-1.9℃,出现在1978年10月29日。

春季回暖期(4月1~30日):平均气温15.2℃,4月上、中旬常有较强降温天气,下旬温度迅速回升。

初夏少雨期(5月1日~6月20日):平均气温21.8℃,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但昼夜温差大。

初夏多雨期(6月21日~7月20日):气温变化比较平稳,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5~28℃,最低气温通常高于15℃。

盛夏伏旱期(7月21日~8月20日):日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日平均气温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极端最高气温35~40℃,昼夜温差9~11℃。

初秋多雨期(8月21日~10月10日):日平均气温15~24℃,随着北方冷空气的不断入侵,日平均气温呈现降低趋势。

秋季凉爽期(10月11~31日):日平均气温11~15℃,随着北方入侵冷空气的加强,日平均气温迅速降低。

春季(3~5月):气温回升迅速,但升温不稳定,时常出现“乍暖还寒”的天气。西安市3月月平均气温7.9℃,4月升至14.1℃,5月即升至19.4℃。春季雨量约占全年的雨量的四分之一,各月多年平均雨日在7~9天。春季气温宜人,风和日丽,是进行室外活动和旅游的好时光。?

夏季(6~8月):炎热多雨是其显著的特征。西安市是全国四大“火炉”城市之一。7月是全年最热月,平均气温高达26.3℃,6月、8月月平均气温分别达24.8℃、15.3℃。年日最高气温等于或大于35℃的炎热期平均出现22天左右。

秋季(9~11月):9月份,由于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西安市降水多,多有连阴雨天气出现,月平均降水量达99.5 mm,占全年雨量的19%,多年平均雨日达12天。秋季冷暖适宜,降温速度快,各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9.6℃、13.8℃、6.8℃。平均风速1.5m/s,是全年风速最小的季节。?

冬季(12~2月):冬季寒冷少雨雪,1月平均气温降至-0.5℃,受冬季强寒潮的的影响,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10℃以下。降水稀少,气候干燥,3个月降水仅24 mm,仅占全年降水的4%。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 西安

七月流火指的是什么天气变化?

"七月流火"指天气转凉。

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黄昏的时候,如果大火星出现在西边天空,代表着暑热开始消退;到九月时天气就冷了,需要穿厚衣裳了。

其实,“七月流火”中的“七月”指的就是八九月,之所以会产生误会,就是因为人们使用的纪年法不同。

七月流火解释

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

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然而,“七月流火”多年来却常被误用来形容暑热。

古代生活中用农历(阴历),而我们现在使用的是公历(阳历)。通常来说,农历的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九月。这样解释,“七月天变凉”就可以理解了。

这里“流火”中的“火”不是我们平时说的“火”,而是指恒星大火星,古代称心宿二,现代命名为天蝎座,是夏季星空里最亮的星座之一,利用它可以确定季节;“流”是移动、落下的意思。“流火”就是大火星向西边落下。

七月流火的正确解释

七月流火的正确解释:

七月流火,汉语成语,拼音是qīyuèliúhuǒ(古读huǐ),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因人们误把“七月”理解成公历七月,所以“七月流火”在现代常被误认为天气炎热。成语解释: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

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天气转凉。然而,“七月流火”多年来却常被误用来形容暑热。

三国时期广东曾经有过一段“冰河”期,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三国时期地球正处在一个很有名的小冰河时期所以在当时地球的气候异常恶劣,地球的温度更是下降的厉害。在小冰河时期就是广州地区也是出现狂降暴雪的天气。所以在这样的时期广州就有了冰河期的记载。

我们都知道太阳的活动是具有自身的规律的,并且由于地球的热量来源就是来自太阳的热辐射,所以太阳的活动会直接影响地球的发展。我们已有的历史记载中,地球曾经经历了四次比较著名的小冰河期。

这四次小冰河期,如果和我们的朝代进行对照它们分别发生在以下时期:殷商末年到西周时期;东汉末年、三国、西晋社会急剧动荡的时期;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明末清朝时期。

大家是不是从这些时期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中国古代比较著名的几个小冰河时期都是社会比较动荡的时期。

在我们看来,社会动荡的不仅受到了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更主要是因为社会大环境的急剧变化,使人们基本生存的条件不能保证了。在人类生存条件都受到威胁的时候,为了生存就需要和统治者进行斗争。

如果说仅是一次的时间的重合,我们还可以说是巧合。但是基本上每次社会急剧动荡的时期,都会小冰期重合,这里面我们就要认识到地球气温的急剧变化,对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就拿距离我们最近的明末清初来说,在当时10-1660年是这次小冰期中最冷的时期,而这也是清朝入关,统一天下的时期。可以说促使清朝不得不入关的原因就是,他们在关外的生生存条件在急剧恶劣,为了生存才拼命打进关内的。

各位读者,对于地球的小冰河时期,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史料研究与全新世气候环境

7.8.4.1 重大历史事件与全新世气候环境

刘东生、丁梦麟等依据史书记载“阪泉之战”、“涿鹿之战”、“禹伐三苗”等资料,对全新世气候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1)“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与全新世气候环境的变化

上述全新世中期的暖期气候环境,尤其是期间鼎盛的大暖期气候环境,大气降水量增加、冰川大幅消融、海平面上升。据N.Morner(1976)研究结果,全新世中期其鼎盛时期,全球海平面比现在高出约2m,中国东部滨海平原普遍遭受海侵,称之为黄骅海侵。天津、黄骅、利津等均被淹没,渤海湾一带海侵达天津以西乃至白洋淀西一带,东部平原成为一片泽国。

这时期生活在东部平原的黄帝、蚩尤帝等各部落,正面临着洪水的劫难,生存环境变得严重恶化,迫使他们的族民须向西方的黄土高原迁徙,或是就地向山林、高地转移才能安然生存。

古史传说的“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史书多有记载,史学界也比较认定,“阪泉之战”在前,“涿鹿之战”在后,这是五帝之始一系列征战中的两次最为著名的战役,位于河北西北部的涿鹿、怀来一带。

“阪泉之战”,系黄帝与炎帝一战,黄帝由东部平原即一级阶梯向西迁徙,进入黄土高原即二级阶梯,与生活在那里的炎帝部落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并形成了黄土高原各部落联盟的雏形。

在北方,原本生活在滨海地带的东夷族,由其首领蚩尤率领族民也由一级阶梯向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开始大规模的迁徙,与炎、黄二帝在河北涿鹿一带展开了殊死的“涿鹿之战”,以蚩尤被擒杀,而被融合。

苗族亦以蚩尤为始祖,古歌中记述,从前的“五支奶”、六支祖都“居住在东方,挨近在海边,天水相连接”。后来“经历万般苦,迁徙到西方”。

东夷族、苗族长期定居生活在东方,即东部平原一级阶梯,原本生产力水平胜过黄土高原华夏氏族一筹,向西进入黄土高原,从一级阶梯向二级阶梯——黄土高原的迁徙,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一定有着关乎族民生存的根本性原因。从第四纪气候环境的波动变化研究的结果来看,刘东生、丁梦麟等认为,这个根本性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全新世中期的暖期气候环境,尤其是鼎盛的大暖期气候环境使得气温升高、降雨增加、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造成大范围灾难性水害所致。

安芷生等(1990)在《最近2万年来中国古环境变迁的基本特征》一文中也提出全新世距今9~5ka为温暖多雨期。施雅风等(1992)在《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一文中,也指出中国全新世距今8.5~3ka为大暖期气候,其中距今7.2~6ka为稳定的暖湿鼎盛期阶段。

近年来,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和河南平原西部舞阳发现的距今9~8ka的稻作遗存都突然中断消失,直到距今5~4ka才又重新再现,不失为佐证。

(2)“禹伐三苗”与全新世气候环境的变化

当全新世晚期,距今约4ka前后寒冷气候开始来临,海平面逐渐后退,这可由后退过程中有4次停顿遗留下4道贝壳堤得到佐证。这时候上述情况发生截然相反的变化,中国古文明则由二级阶梯——黄土高原,转回向一级阶梯的东部平原区迅猛扩展,导致“禹伐三苗”战争的爆发(刘东生,丁梦麟,等,2004)。

三苗族的原住地,一般根据史载“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解释为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一带,是以衡山认作南岳衡山(今湖南衡山县北),这可以说是狭义的三苗族所在地(谭其骧,1998)。

广义的三苗族居地,是以衡山但不是指南岳衡山,而是指古有衡山之称的河南平原地区的西部伏牛山、外方山。即三苗族的活动范围,由江汉平原向西北伸延至河南南部及西部的南阳盆地和嵩山地区,并进入秦岭东南丹水-汉江流域,使原本仰韶文化吸收了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这方面得到了考古学文化的证实(李学勤,王宇信,等,1997;李学勤,江林昌,2001)。

这就表明狭义的三苗居地——江汉平原地带,是其祖居地;广义的三苗活动范围,则向西北方延伸达到黄土高原东南部,应该是在仰韶文化晚期受全新世大暖期洪水灾害时向西北方、向黄土高原二级阶梯迁徙留居的地区。

“禹伐三苗”就是由黄土高原南下直插三苗的心脏——江汉平原,灭三苗国,并进而巡狩长江下游直至会稽的一场长时期大规模的战争。

尧舜禹时期都有伐三苗的战争,其三苗族的活动区在黄土高原的东南边缘,即河南嵩山周边地带,与鲧禹的封地嵩山之北伊洛河一带相交接,并始终未能融合。在帝尧时曾有丹水之战,并追击迫使其一支向西一直逃亡到敦煌一带,史称“窜(迁)三苗于三危”,“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刘东生,丁梦麟,2004)。

尧舜时,三苗族开始受到来自黄土高原华夏族的追击,渐渐南迁,到禹伐三苗则是直逼江汉平原,被华夏族融合。

从伊洛河流域、中岳嵩山周围,南下淅川河、湍河、唐河、向河流域,由南阳盆地,逐汉水南下,直到长江之滨,散布在广阔地域上的座座废弃遗址,显示出河南龙山文化取代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的景象,犹如古道上的驿站,既标识出禹伐三苗的进军方向(李学勤,江林昌,2001),也标志着华夏族由黄土高原二级阶梯向东部平原一级阶梯战略性迁徙的胜利。以湖北天门石家河城址为代表的石家河文化,是迄今所知龙山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一般认为此即三苗或三苗国之都,不仅很大的城垣内大面积建筑废弃,而且从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继承下来的与中原龙山文化有异的特征消失,呈现出中原龙山文化对石家河文化的取代,这一考古文化的巨变正是“禹伐三苗”历史事件的真实写照(刘东生,丁梦麟,等,2004)。

“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则是禹乘伐三苗胜利的战功,进而展开对长江下游地区东夷或九夷族的一次和平方式的大融合,标志由二级阶梯黄土高原向东部平原一级阶梯第一次大转移的开始(刘东生,丁梦麟,等,2004)。

“禹伐三苗”的年代,根据新近“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综合研究资料,夏王朝由禹启父子所建立,夏代开始年代为公元前2071年,是禹在位的20a后(禹在位共45a,即从禹在位中期算起)。则“禹伐三苗”应从公元前2071年再加上35a,当为公元前2106年(李学勤,江林昌,2001)。其时,正值距今4ka前后的一次寒冷时期。而这时期,东部平原一级阶梯相对西部黄土高原二级阶梯地区的人类生存环境要好一些。因此,爆发“禹伐三苗”的战争也就在所难免了。

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变研究表明,当全新世大暖期过后,于距今4ka前后有一次新的降温事件,并具有全球性特征(吴文祥等,2001;许靖华,1988)。这次降温事件和干旱事件是世界上许多地区全新世人类演化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导致古埃及、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等地区世界古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中国,这次降温事件导致中原周围地区五大新石器文化的衰落和终结,加速和促进中原地区以夏朝文明建立为标志的华夏文明的诞生(吴文祥,等,2001)。

古史传说的“大禹治水”之所以取得成功,恐与这次全球性降温事件和干旱事件有关。大禹治水是在公元前22世纪,即舜执政时,禹在“试用期”所建立的功绩。其时距全新世大暖期的大洪水相去已远,而距今4ka前后的寒冷期已近,即已进入这次全球性的降温和干旱少雨时期,因此大禹治水13年的水情,现在看来只是寻常年份的水灾,这可能就是大禹治水取得成功的重要背景条件(刘东生,丁梦麟,等,2004)。

从“涿鹿之战”至“禹伐三苗”,由暖(温暖期)到冷(寒冷期),“一上”即由一级阶梯进到二级阶梯;“一下”即由二级阶梯走向一级阶梯,是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使然,是重大历史事件与气候环境变化的真实契合,是第四纪距今2.6Ma以来数十次气候冷(冰期)—暖(间冰期)波动变化中的一次颤动的再现(刘东生,丁梦麟,等,2004)。

全新世气候波动变化与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契合情况,详见表7.1。

7.8.4.2 古气候文献记录与全新世挽近时期气候的变化

竺可桢(1973)从我国历史文献中大量的古气候记录着手,对全新世后半期的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过去5ka中总共有4个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出现。王邨(1987)则研究了同期气候干湿变化的状况(图7.4),主要结论如下:

1)第1温暖期(公元前3000~1100年),相当于仰韶文化时代至安阳殷墟文化时代。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獐和竹鼠等喜暖湿动物骨骼,这些动物目前只生活在长江流域。山东历城县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曾出土炭化的竹子,表明竹类曾分布到了黄河流域(北纬35°25′)。安阳殷墟亦发现有犀牛、象、貘、水牛、四不像鹿、獐、竹鼠等亚热带动物的存在,其14C年龄为3340±155a~3200±160a。在殷墟甲骨文中还有猎获大象和犀牛的记载。这一时期相当于全新世中期暖湿时期的后段。当时气候湿润多雨,平原地区洪水泛滥,经常危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而产生了尧舜时期大洪水的传说。在公元前1710~1324年之间,受洪水的影响,商王朝5次迁移都城,直至到了殷墟才稳定下来。

2)第1寒冷期(公元前1100~前770年),相当于西周时代。《竹书记年》中记载,周孝王时期长江支流汉水曾经有2次结冰,分别发生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其中还提及在结冰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旱。《史记》中则有更多的关于干旱灾害的记载,据《国语·周语》载:“殷纣三十三年(公元前1066年)河竭而商亡,周武王十五年周大饥。”“殷帝辛五年雨土于亳。”西周后期的历、宣、幽、平王时期的150a里,干旱则更甚,关于旱灾的记载就更多了。例如“历、宣之世,天旱地拆”,等等。

3)第2温暖期(公元前770~0年),相当于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和秦、西汉时期。此时气候转暖,《左传》中提到,鲁国在冬天时,冰房得不到冰,在公元前698年、590年和545年尤其如此,并常提到当地有梅树、竹子等亚热带植物的生长。秦和西汉时代比较温暖,从《吕氏春秋》等书中提到的物候现象来看,当时的物候期比现在要早20d左右。《史记》中载汉武帝刘彻时(公元前140~87年)谈及多种亚热带作物如橘、桑、竹、漆,比现在的分布范围要更偏北些。但是,这个时期的降水状况波动比较频繁。

4)第2寒冷期(0~600年),相当于东汉、三国、晋和南北朝时期。从公元初的东汉时代,就有气候转冷的记载,当时的国都洛阳晚春时还降霜雪,冻死不少穷人。三国时代,曹丕于公元225年到淮河广陵(淮阴)视察10多万士兵演习,由于气候严寒,淮河结冰,演习被迫停止。这是目前所知的淮河最早一次结冰。这种寒冷气候一直持续到3世纪后期,特别是280~289年达到极点,当时每年阴历四月还降霜。南北朝时期,南朝曾在南京覆舟山建立冰房,可见当时河流曾结冰可供采用。北朝著名文献《齐民要术》中记载,当时河南、山东的物候比现在要晚15~30d,足见气候之寒冷。但是这个时期的前半期比较湿润,后半期比较干旱。

5)第3温暖期(600~1000年),相当于隋、唐和五代时期。从7世纪起气候明显转暖,而且湿润多雨。据记载,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无雪无冰。唐玄宗时(712~756年),长安曾种梅花和柑橘。751年,皇宫中几株柑橘曾结果实,其味道与江南蜀道柑橘一样。武宗时(841~847年),皇宫中也有柑橘树结果的记录。农业耕作记录也表明,唐代时生长季节比现在要长些。

表7.1 中国古文明重大历史事件与全新世气候环境契合状况分析表

(据刘东生,丁梦麟,2004)

图7.4 中国东部5ka以来的气候波动变化图

a—气温变差(竺可桢,1973);b—降水量状况(王邨,1987)

6)第3寒冷期(1000~1200年),相当于北宋和南宋时期。公元11世纪初期,华北地区已没有梅树生长了。12世纪初期中国北方气候严寒而且干旱,水草缺乏,北方游牧民族(辽、金)南下,宋朝迁都杭州。1111年太湖湖面全部结冰,冰上可行车,杭州降雪频繁,春季尚有降雪,寒冷天气使得太湖洞庭山著名的柑橘果树全部冻死。1153~1155年靠近苏州的运河冬天时常结冰,行船时必须备有铁锤以破冰开路。据研究,1110年和1178年,福州一带的荔枝树曾两度被全部冻死。但是在后期气候似乎迅速向暖湿转变。

7)第4温暖期(1200~1300年),相当于南宋后期或元代的早期。在南宋后期,杭州未出现冰雪。北京的物候期与现代相同。关中和河南一带重新种植竹子,元代初期这些地方都有官方设立的竹子管理机构——“竹监司”。可见这个时期气候又转暖了。但是在北方这一时期似乎比较干旱少雨。这个延续一百多年的暖期是全球性的,在欧美和格陵兰冰心中都有记录。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气候相对冷湿的地区,这个时期的温暖湿润气候却带来了灾难。多雨和洪水使得许多庄园被废弃(Sandnes,1971)。在泥炭沉积物剖面花粉谱上,显示挪威中部南代伦地区在1250年前后,谷物种植被完全放弃,人们离开此地,云杉林得到恢复。

8)第4寒冷期(1300~1900年)主要相当于元末和明、清时代。1329年和1353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人可在冰上行走,湖周围柑橘树皆被冻死。这是历史上太湖第二和第三次结冰的记录。1351年11月山东黄河上有浮冰出现。这一时期以1650~1700年寒冷最甚,其中太湖、汉水和淮河结冰4次,洞庭湖也结冰3次,鄱阳湖亦曾结冰。江西的橘园在1654年和1676年2次被寒冻毁坏。1670年(康熙九年),我国东部沿海大雪20d不止,平地冰厚数寸,海水拥海冰到岸边,数十里积冰若堤坝。这个暑期的气候恶化也是全球性的。欧洲学者提出所谓的“小冰期(1550~1900年)处于这一时期。当时气候很不稳定,干湿波动比较频繁。

综合分析近5ka的气候变化历史,他们认为:近5ka来,我国温暖时期愈来愈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而寒冷时期则愈来愈长,寒冷程度越来越严重。

我国用物候方法测得的温度曲线和格陵兰冰心的温度曲线进行比较后发现,1700a以来两者的变化趋势几乎是平行的,只是在时间上稍有差异(图7.5)。

图7.5 格陵兰近1700a温度波动变化图

A—格陵兰Crete冰心δ18O;B—冰岛气温记录;C—英格兰中部气温记录)

1400年以来的600余年气候变化,其中前500a同小冰期,后100a中前40a同20世纪温暖期,后60a气温有所下降。总体上看,似乎是小冰期多次振荡的延续。

在近500a中,气候发生过多次振荡,张家诚研究了我国物候记录,至少有4次变冷和3次回暖,其中气候变冷的时间分别为:1470~1520年、1620~1720年(特别是1650~1700年)、1840~1890年和1945年至今,特别是1963年以后(图7.6)。

第1次冷期(1470~1520年),气候寒冷,1493年我国东部沿海出现特大暴雪和强烈寒潮,降雪达5个多月,苏北沿海结冰,1513年洞庭湖封冻。

图7.6 我国近500a温度波动变化图

(张家诚,1976;W—暖期;C—冷期)

第2次冷期(1620~1720年),气候严寒,是最近600a来最寒冷时期。1653年淮河封冻,1655年北京冬季均温比现在低2℃,1670年东部沿海大雪20d,海水拥冰至岸,形成冰堤;

第3次冷期(1840~1890年),极寒冷,1845年黄河、淮河结冰,长达40余天。

第4次冷期(1945~1995年),寒冷,1969年渤海海面出现几十年罕见的封冻现象。

以上对全新世气候变化的研究,竺可桢指出从仰韶文化至殷墟时代(距今5000~3000年)为温暖期,在这之后的寒冷期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400年和1200年、1700年。

1985年,刘东生等根据全新世发育的多层黑垆土特征,提出距今8100~9900年,距今4600~7400年,距今2000~3000年和距今500~1500年为相对温暖的成土期。并根据仰韶文化新的年代数据,对竺可桢划定的仰韶文化的温暖期修改为距今约8000~5000年。

国际上,Post把全新世细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以日益温暖为特征,第2阶段气候最温暖,第3阶段气温下降;Antevs把全新世气候期称为:阶段I变暖期(anothermal)、阶段Ⅱ高温期(altithermal)、阶段Ⅲ稍变冷期(medithermal)。其温暖期的时间相当于晚北方期、大西洋期、亚北方期,北欧为距今8000~2500年。前面研究结果表明,这个气候波动规律在河南平原有着明显的反映。

综上看出,河南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全新世大暖期时段应为8500~5000aB.P.时段;其鼎盛期,即大洪水时期约为距今7200~6000年时段;大约从距今4000年前后气候明显变冷。但在大的气候阶段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由暖湿到干冷或由干冷到暖湿的气候波动的变化。

上述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河南平原乃至平原周边地区更新世、特别是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进行了研究。在较高分辨率层次上对挽近时期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开展了分析,这对于探讨该地区未来若干年气候、环境的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球将迎来小冰河期?能抵消全球气候变暖吗?

太阳作为太阳系的中心,它的一举一动都关乎到了太阳系行星的命运,一旦太阳有什么变化,对于地球来说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因此科学家对太阳一直以来都在进行密切的观测,然而却发现了一种不好的现象。

科学家发现太阳黑子出现了减少,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温度大约在3000-4500℃,太阳黑子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地球。而太阳黑子的减少,则意味着太阳温度会下降,地球气候也会变冷。

据了解,太阳的磁极每22年变换一次,太阳黑子活动以11年为一个周期,科学家计算在2030年太阳将会进入休眠期,到时候地球会因此受到影响,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步入?小冰河期?。

有人可能会说,地球步入?小冰河期?难道不是一个好消息吗?正好地球环境现在越来越热,小冰河期到来就能够抵消全球气候变暖了,那么地球环境也会出现好转,但是事实上,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在历史上,地球也曾多次经历小冰河期,事实证明小冰河期的到来并不会改善地球环境,人类只会再次陷入险境。据了解,小冰河期始于13世纪,在17世纪达到巅峰,在巅峰时期,北欧一带饥荒肆虐,全球都被白雪覆盖,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小冰河时期的温度虽然会导致地球的气温下降,但是这种大幅度的降温导致气候变得十分极端,已经超过了人体的忍耐度,并且这样的极端气候也导致众多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从而引发饥荒,导致社会动荡。

中英格兰的气象资料显示,在1659-1979年之间,最冷及最热的冬天与夏天多发生在小冰河期。另外在中国经历了四次小冰河时期,分别是在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东汉末年、三国、西晋以及唐末、五代、北宋初,最后是在明末清初。

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战争四起,再加上粮食产量不足,导致当时大量人口被饿死,人口数量的锐减十分惊人。在最后一次小冰河期,明末汉族人口一亿二千万,至清初社会安定时只剩五千多万,可想而知这场小冰河时期不亚于是一场人口灭绝了。

2012年2月,据美国媒体报道,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年至30年。英国《每日邮报》也因此宣称2012年的寒冬显示?小冰河期来临?。

目前关于地球小冰河期还存在争议,不管地球环境会变暖还是变冷,都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因此人类不得不关注地球的环境变化,只有保护环境,我们才能长远地发展。那么大家对于这件事情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

波兰 历史上最极端高温

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记载,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当时,北京:“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师威暑。”天津:“苦热,土石皆焦……”河北高邑:“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山西浮山:“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山东高青:“大旱千里,室内器具俱热,风炙树木向西南辄多死”……

西周时期“七月流火”

尽管古代夏季气温资料极为缺乏、简单,直到明清之后才开始丰富、详细起来,但古代文人笔下有关“天太热”的记述,多少弥补了气象史料的不足。

古人形容夏天炎热最出名的一句话,是“七月流火”。此说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中的《七月》一诗,诗歌开头即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周代历法中的第一个月与夏历(阴历)不同,是夏历中的十一月份,比夏历正好提前两个月,也就是说“七月流火”,实际是形容夏历的“五月天”,相当于现在公元阳历的夏季六七月。从“七月流火”来看,西周时期的夏季气温确实不低,可能比现代要热。

对这一解释,不少饱学之士曾有异议。有人认为,《七月》所写所记的是当时的农时农事,对四季变化与飞鸟、动物的关系很敏感。如“七月鸣?,八月载绩”,?,即伯劳鸟,每年6月21日前后的夏至时节开始出现、鸣叫,冬至去,古人称此鸟为“司至之鸟”。所以,三国时魏国儒学大师王肃谈及《七月》一诗时称:“蝉及?皆以五月始鸣,今云七月,共义不通也。古‘五’字如‘七’。”王肃的言下之意是“七月流火”实为“五月流火”。

“七月流火”被现代人用来形容天气炎热,也曾引发颇多质疑。2005年7月12日,台湾新党党主席到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校长纪宝成在致辞时便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纪宝成的致词旋即遭到炮轰,称人大校长“没文化”。质疑者的理由是,“七月流火”为七月大火星西去的意思,表示“暑气渐退,天气转凉”。

据考,把“火”理解为“大火星”,最早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所撰的《汉书·律历志》中的学术观点,此后便被持“大火星说”者据为经典。其实,班固的观点也仅是一家之言。因为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来看,《诗经》中的原意可能的确是指天热,表示“七月还很炎热,九月就已秋凉”。《诗经》成书于周代,其收录诗歌的创作时间可能更早至殷商,而自殷商到春秋时期,除了在西周早期有过短暂的寒冷期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温暖,夏季气温比现在约高2℃。而且《诗经》中的诗歌采自民间,如果说创作者那时就知道“大火星”一说,并无证据。因此“七月流火”在《诗经》中的原意未必是说“天气转凉”,反而可能就是形容“天气炎热”。

退而言之,即便“七月流火”有天气转凉之意,也侧面说明西周时期的夏天非常炎热,不然诗人怎么会有天气转凉、气温下降的深切感受?

南宋嘉定八年

“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

在气象学上,一般以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作为高温的标准,如果多天在35℃及以上高温,称为“热浪”,属于气象灾害,古人称为“热灾”。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的统计分析来看,热灾相对其他自然灾害并不是太多,与“霜灾”并列,约占总数的1%。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西安的气候怎么样?

西安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多雷雨大风天气;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冬季寒冷,多雾、少雨雪。

暖带季风气候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亚欧大陆低压连成一片,海洋上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从北太副高散发出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强大的蒙古高压散发出来的西北季风影响本地。因风向切变符合季风要求,故为季风气候。

陕西地理位置与气温有什么关系

陕西省地处中纬地区,从太阳辐射粮的特点上,决定了其在气候热量带中的位置。同时,因东亚季风的影响破坏了行星风带的正常分布,从而在世界其他地区多为荒漠的同纬度地带,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东亚季风区这块“绿洲”。

由于陕西省位置偏于内陆,海洋水气输送受到限制,所以其降水量不如东南沿海那么充沛,夏热冬冷的大陆性特点也比较突出。

因此可以说,地处中纬度东亚大陆所具有的特定辐射、环流和海陆相对位置,在根本上决定了陕西气候具有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和半干旱、季风气候的特征。表现为:四季分明,分配不均。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季升温较快,秋季降温迅速;干湿季节分明,秋末冬春少雨,夏季初春多雨。

扩展资料:

陕西省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

气候总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

全省年平均气温9—16℃ ,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陕北年平均气温7—12℃,关中年平均气温12—14℃,陕南年平均气温14—16℃。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降水南多北少,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百度百科-陕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爱上识字课》11.雪

最近很多城市都下雪了,冬天的味道越来越浓。

最近很多城市的PM2.5指数都爆表了,冬季的坏天气越来越多。

一场大雪之后,你可以贪婪地呼吸几口新鲜的空气,那时我们对雪的期盼会更多一些。

说到“雪”也会说到“雨”,它们是不同的天气现象,而且在造字上也有关系:

两个字很像,“雪”字是“雨”字深加工之后的产物。在甲骨文及金文中都还没有“雪”字的字形。在历史早期的记录中,也没有“雪”这个字。在西周前期的《竹书记年》一书中记录了当年冬天天气寒冷:

我国有记录的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上文所记录的西周寒冷期。而”雹“主要出现在夏季,当时不可能是在下冰雹,只可能是用”雹“这个字来代替同样也是固态的“雪”。

“雨”、“雹”和“雪”都是从“雨”字而来,我想说一下“雨”。

在字还很像图画的时候,古人依据雨水从天上落下来的形态创造了“雨”这个字。

从云间落下的水即雨,很有诗意的一句释义,难怪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会将雨水称作“无根之水”。从天上而来,落入人间溶入江河中无影无踪,恰是无牵无挂来去自如。

我一直认为,很久很久之前,人类的自然意识定比现在更强,人把自己也是自然中的一份子,可以与大自然中万物共处,在他们眼里,“雨”只是另一种生命形态。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词,我很喜欢宋代词人蒋捷的一首《虞美人·听雨》:

雨就像一位老朋友,陪诗人走过年少轻狂,伴诗人共度中年彷徨,在一起在诗人年老时感悟世事无常。“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怕也只有雨不离不弃吧~~~~

“雨”是从天上落下的水珠,而“雪”在最初的时候是一个“雨”字加上一个“彗”,我不知道在古人记录彗星时是否真的对彗星的构成有了深入的了解,但是在造字中显出的古人智慧还是令人惊叹的。

“彗”的本义是扫帚。

但“彗“为我们熟知是因为一个词语“彗星”。

我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天文学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彗星记录是我国的。据初步统计,从殷商时代到清朝末年,我国的彗星记录不少于500次。彗星是一种独特的天体,彗核由 冰物质 构成,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物质升华,在冰核周围形成一条常常的像尾巴一样的彗尾。因其形似扫帚,所以命名为“彗星”。

“雪”是固态的。《说文》中将“雪”解释为“凝雨”,所以“雪”字是由“雨”和 冰物质 内核的“彗”共同组成的。“彗”这个字即表明“雪”是冰物质的。

前文中已经说过,“雪”这个字最早是在西汉末年的记录中才出现的,而《春秋》中就已经有关于彗星的记录了,可以推想,古人创造“雪”字的时候,应该已经对“彗星”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瑞雪兆丰年。

下期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