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尘天气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2.包头高温天气是怎样形成的?
3.读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之一
4.温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5.放内蒙古之行的攻略
6.温带沙漠气候的相关信息
7.在已经实施天然林保护、建立三北防护林的今天,沙尘天气为何仍然侵扰不断?
沙尘天气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在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
从全球范围来看,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内陆沙漠地区,源地主要有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北美中西部和澳大利亚也是沙尘暴天气的源地之一。
沙尘暴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及农业的重大损失。沙尘暴主要发源于沙漠化的地区,土质松软、地面干燥、地表没有植被。一旦在大范围空气很不稳定及地面风速很大条件下,很容易将地表沙尘吹起,进入空气中而形成沙尘天气。
我国沙尘来源
我国沙尘上游地区随风而来的“外来客”、我国沙源地和受到大风影响的当地地面沙尘,是沙尘的重要来源。
当近地面大风将沙尘扬起,并输送到高空,并被高空西风气流输送到更远的下游地区。但有时候,浮尘或扬沙并不是来自于上游的沙源地,而是和城市内的当地地面情况有关,因此大风天气时,有些城市对建筑工地的沙尘取提前覆盖等措施,这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我国境内的主要沙源地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库布齐沙漠、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等。
包头高温天气是怎样形成的?
1、地处温带大陆性性气候,降水少,蒸发大,加剧了高温;
2、深居内陆,又有山脉(太行山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到达较少,晴天较多,气温高;
3、靠近库布齐沙漠等,植被覆盖率较低,比热容较少,夏季气温高。
但是,由于包头地处阴山山脉南麓,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又能稍微受到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所以气温相比同纬度地区并不算太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北京还要低一些。
包头冬长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多大风,夏短而热雨集中,秋高气爽霜冻早。包头市位于蒙古高原南端,南临黄河,阴山山脉横贯全市中部,东西两侧有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地处北纬40°15′至41°29′,东经109°22′至110°07′,南北长约140公里,东西宽约145公里,总面积为999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067.2米,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属于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景色宜人,气温适度,全年平均气温为7.2℃。
读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之一
(1)方式:沙尘暴(沙尘天气)(1分); 条件:春季,冷锋(低压、大风)天气,华北地区空气干燥(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 (答对3项得3分) (2)植树种草,改善了生态环境(2分);发展盐业、药材和饮料加工、旅游等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附加值)(4分);以上成就,提高了牧民收入(就业),提升了社会(民生)效益(2分)。 |
试题分析: (1)沙尘暴产生条件一是要有强风,二是要有沙源。春季,华北地区空气干燥,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有松散的沙土做沙源。春季冷空气势力未退尽,受快行冷锋影响,多大风天气。所以易形成沙尘暴(沙尘天气),影响北京的自然环境。 (2)读图,图示区进行植树种草,改善了生态环境。发展盐业、药材和饮料加工、旅游等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附加值。以上成就,提高了牧民收入,增加了就业机会,提升了社会(民生)效益。所以说库布齐治沙模式是“生态、经济、民生”共赢的模式。 |
温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温带沙漠主要分布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南北纬15°~35°度之间的信风带。这些气压高、天气稳定的地方,总是因为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而海上的潮湿空气却进不到陆地上而干旱少雨。因为长年的干旱使得地面上的岩石经风化形成细小的沙粒,沙粒随风堆积成沙丘,沙丘再广布成浩瀚的沙漠,有些岩石风化速度较慢的地方会形成荒漠。
中国沙漠随着不同的自然条件而自西向东的分布在不同的自然带,所以各个沙漠的特征也不同,随着自西向东自然条件的好转,固定、半固定的沙丘会逐渐增多。中国的沙漠主要有较大面积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柴达木沙漠及面积较小的库姆塔格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库布齐沙漠,其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它的面积占我国沙漠总面积的一半。
放内蒙古之行的攻略
为什么没人把内蒙古旅游说明白!!
一、5月、6月、7月天气穿搭:
5月天气:8-15℃,多数是阴天和晴天
6月天气:13-24℃,局部天气还不是很热
7月天气:16-28℃,晴天较多,偶尔小雨
穿什么:内蒙古的夏天,短袖+长裤,裙子+格子衬衫
二、关于内蒙交通:
蒙东火车站:海拉尔站,离市区2km左右蒙西火车站:呼和浩特站(高铁站),呼和浩特东站(不通高铁只有绿皮火车)到达市区可以乘坐地铁,二号线转一号线
三、内蒙市内交通:
公交:呼和浩特的公交线路较多,公交车多为无人售票。有一条旅游专线,联通了市内的主要景点。地铁:呼和浩特共2条地铁线路,分别为1号线、2号线
四、内蒙各区景点介绍:
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草原(免费)
莫尔格勒河(免费)
186彩带盒(30元)
额尔古纳湿地(65元)
呼伦湖(20元)
海拉尔(30元)
包头
希拉穆仁草原(80元)
赛罕塔拉草原(免费)
武当山(45元)
春昆山(免费)
阿拉善
额济纳神树(免费)
巴丹吉林庙(免费)
巴丹湖(100元)
呼和浩特
哈素海(30元)
大昭寺(35元)
内蒙古博物馆(35元)
昭君博物馆(65元)
伊斯兰风情街(免费)
锡林郭勒
锡林郭勒草原(免费)
锡林九曲(免费)
蒙古汉城(免费)
鄂尔多斯
响沙湾(120元)
七星湖(100元)
成吉思汗陵(180元)
鄂尔多斯博物馆(免费)
库布齐沙漠(120元)
乌兰布察
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免费)
乌苏木森林公园(40元)
通辽
科尔沁草原(免费)
料银沙湾(30元)
兴安盟
阿尔山(180元)
驼峰林天池(免费)
五、内蒙行程安排:
D1:抵达呼和浩特
D2:呼和浩特一希拉穆仁草原
D3:希拉穆仁草原一鄂尔多斯
D4: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簌勒川草原
D5:呼和浩特-内蒙博物馆-公主府
Tips:内蒙古的景点分散, 交通也不是很方便, 草原地域广阔,建筑物路标较少,很难辨别方向,如果是初次去内蒙古,建议找一个当地的靠谱的旅行团,真的很省掉好多时间和精力
六、内蒙美食分享
烤羊腿:由烤全羊演变而来。单烤羊腿不仅比烤羊时间快吃起来也更好吃入味且方便。
涮羊肉:这里羊肉的肥嫩却是各地都比不上的。切得极薄熟后蘸酱,独特又鲜嫩。
奶皮子:牛羊奶静置一段时间后上层的漂浮的脂肪和奶蛋白的混合物。配上油饼和白沙糖,甜而不腻。
风干牛肉:风千牛肉主要选用牛后腿肉,去掉筋后经过风干、泡炸等工序制作而成。
蒙古奶茶:流行于蒙古的一种奶制品
七、内蒙住宿建议:
●蒙东住宿:
海拉尔:住宿选择比较丰富也有性价比较高的快捷酒店和青年旅舍,大部分来旅行会选择住在河西区域,是呼交通方便
满洲里:火车站附近的宾馆相对便宜一些,市中心交通便利方便游玩,但宾馆价格稍高。
●蒙西住宿:
呼和浩特:可以选择火车站附近,有开往全国各地的列车,赶车十分方便,区域内还有清公主府、成吉思汗公园等景点
希拉穆仁:这里交通方便美食多,想感受牧民生活或者想住蒙古包可以在这里
八、内蒙出行准备:
◆重点:、学生证、机票、车票、口罩、钥匙
◆电器:充电宝、充电线、手机、耳机、相机、自拍杆
◆衣物:风衣、大衣、外套、毛衣、平底鞋、运动鞋、平底鞋◆日用品:洗漱用品、护肤化妆品、防晒用品、挡风帽子
九、内蒙旅行注意事项:
1、在骑马时上下马一定要站在马的左侧,确定握紧缰绳,以防马匹脱细而跑,造成伤害。接近马匹时,应从马匹的左前方缓慢靠近。
2、旅游旺季要提前预定酒店住宿,不然很容易订不到!!
3、骑马应穿着运动鞋,勿穿着高跟皮鞋或者拖鞋骑乘马匹
4、去内蒙古游玩的话,一定要带长袖长裤运动鞋,尽量不要穿短裤、裙子等服饰。因为内蒙古的草原上蚊虫较多。
5、内蒙古特产牛肉干、牛角梳、蒙古刀等购买时一定要到正规商店,以免上当受骗。
6、每天出发去景点游玩时可以带一些零食,景区很大,里面的食物很贵,不然就是没有地方售卖。
7、留意草原的早晚温差,以防降温,多备一件御寒的衣物
8、内蒙景点区域跨度较广,而且相对较分散,交通不是很方便,不建议大家自己前往玩,搭车的过程中不熟悉路线很容易浪费时间
9、内蒙属于比较干燥的高原气候,大家一定多喝水,多补水
10、沙漠日照强烈,风沙大,要做好防风、防沙的准备
11、如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与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12、内蒙古旅游线路较长,同时乘车时间较长,如果晕车,可以提前备好晕车药
十、内蒙景点建议:
呼伦贝尔: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草场面积占80%
海拉尔:海拉尔有许多的景点,如呼伦湖、满洲里国境旅游区辉南子草原等
希拉穆仁:可以来这里骑马,乘驼,欣赏民族歌舞,参加篝火晚会,品尝美味的草原风味餐饮。
成吉思汗广场:是海拉尔中心城区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满洲里:集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域特色,被称为东亚之窗
额尔古纳:中国目前原状态保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深受摄影爱好者的青睐
莫尔格勒河:有“天下第一曲水”之称
驼峰天池: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俯视角度最美
银沙湾:自然生态环境保存完整,风光宜人风景秀丽
科尔沁草原: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是清"孝庄”的出生地
大召寺:用汉传寺庙的形式,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佛殿等,经堂和佛殿连在一起,统称为“大殿”
响沙湾:“这里的沙子会唱歌”而得名的响沙湾
白桦林:四季分明的白桦林,春天除了白桦树还有紫色杜花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地处库布其沙漠的东北部
内蒙古博物馆: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极具民族特色
温带沙漠气候的相关信息
温带沙漠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在南北纬度15-35度之间的信风带。这些地方气压高,天气稳定,风总是从陆地吹向海洋,海上的潮湿空气却进不到陆地上,因此雨量极少,非常干旱,地面上的岩石经风化后形成细小的沙粒,沙粒随风飘扬,推积起来,就形成了沙丘,沙丘广布,就变成了浩瀚的沙漠。有些地方岩石风化的速度较慢,形成大片砾石,这就是荒漠。
这些沙漠多半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且山地阻隔,地形闭塞。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气候十分干燥而形成了沙漠。如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和克齐尔库姆沙漠、蒙古的大戈壁,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美国西部大沙漠等。西亚的阿拉伯沙漠、印度西北部的塔尔沙漠等。在南半球有澳大利亚大沙沙漠、吉布森沙漠、维多利亚大沙漠、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南部非洲的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布沙漠、中亚的克齐尔库姆(乌兹别克)沙漠、卡拉库姆沙漠(土库曼),以及中国西北的沙漠属此类沙漠。
中国沙漠自西而东分布在不同的自然地带,由于所处的自然条件不同,各个沙漠的特征出现明显,也就是说,自西向东流沙逐渐减少,固定、半固定沙丘逐渐增多。中国的沙漠主要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柴达木沙漠及面积较小的库姆塔格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库布齐沙漠,总面积约60万平方千米,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占中国沙漠面积的一半,为33.76万平方千米。 沙漠是干燥气候的产物,干燥少雨是沙漠形成的必要条件。从整个地球来看,干燥气候区域(干旱区)的形成,主要与纬度、大气环流等因素有关。在南北纬15~35°之间,是副热带高压带(又称回归高压带)控制的范围,终年为信风吹刮的区域。在高压带内的空气具有下沉作用,空气下沉时形成绝热增温,使相对湿度减小,空气非常干燥。信风是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的稳定风向,它在吹向赤道的过程中不断增热;空气越热,消耗的水量也就越大,结果使它成为十分干燥的旱风。这样,在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区,大气很稳定,湿度低,少云而寡雨,成为地球上雨量稀少的干旱区。世界上多数大沙漠都分布在这里,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西南亚的阿拉伯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等。因此,有“回归沙漠带”之称。
中国沙漠位于北纬35~50°、东经75~125°之间的温带地区。按照它们的纬度来说,不在世界上的沙漠带范围内,要偏北15到20度左右。而中国与世界上沙漠带同纬度的华南地区,不但没有沙漠,相反却是温暖湿润,终年常青;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区,到处是一片郁郁葱葱。
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南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这种海陆分布形势,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对中国气候产生了很大影响。冬季,大陆上的空气比海洋上的空气要冷,并收缩得比海洋上的空气厚重,空气压力增大。特别是位于中、高纬度内陆腹地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国,那里冬季太阳辐射的热量很弱,黑夜又漫长,失热很多,因此空气十分干燥寒冷,冷空气大量积存形成强大的高气压区。而中国南方海洋相反是个低气压区。高压区的空气不断流向低压区,形成了中国冬季盛行的偏北风。到了夏季,大陆上的空气比海洋上要热,并膨胀得比海洋上的空气稀薄;海洋上的空气压力大,形成高气压区,空气就从湿润的海洋吹向大陆,使中国盛行偏南风。这种随季节而变动、交替的风,叫做季风。
由于中国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是由西南太平洋、南海、孟加拉湾和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的夏季风带来的。因此,处于亚热带的中国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正好首当其冲,降水丰沛,成了世界上同纬度雨量较多的湿润地区。然而,位于温带的广大西北和内蒙古地区,因深居内陆,距离海洋遥远,夏季风到那里已成了强弩之末。再加上其南部和东南边缘,有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的造山运动升起的天山、昆仑山、秦岭、吕梁山及大兴安岭等高大山系,特别是有巨大的青藏高原,成了夏季风难以逾越的屏障。这样,湿润的海洋气流(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无法吹进,水汽来源被隔绝。致使夏季的西北和内蒙古地区,水汽十分贫乏,降雨量稀少。冬季,由于西北和内蒙古地区的北方地形比较开阔,无高山屏障,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区的强大干冷气流可以倾注直泻,造成异常干燥寒冷的气候。
正因为上面的原因,就使得中国西北和内蒙古的广大地区,终年处于极端干燥的情况下,形成了世界上最巨大的、具有典型大陆性气候的温带内陆干旱和半干旱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流水作用就很微弱;相反,风的活动十分活跃,特别是在干燥气候影响下形成的缺少植物被覆的光裸地面,更加促进和加强了风的作用,使它成了塑造地貌的主要营力。疏松裸露的沙质地表在风的作用下,发生强烈的风蚀,沙土被风吹搬运:在风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风力无法挟带沙子继续前进时,沙子便堆积成沙丘,并进一步发展扩大,终于形成为广袤千里的沙漠。而反过来,沙漠的蔓延又加剧了沙漠气候的形成及扩大。 温带沙漠气候的特点很多,比如说,晴天多,阳光强,干燥,夏季热,昼夜温差大,风沙多,“夏干冬湿”等等。其中的关键是“干”。因为干,云雨少,日照多,阳光强;因为干,天上没有云彩,不能挡掉部分阳光,地面没有水分,无法蒸发降温,太阳晒到地面的热量,全都用来加热了大地和空气,所以夏季温度特别高,昼夜温差特别大;因为干,地面很少植物,一起风,就刮沙。
中国的沙漠地区,年雨量大都在50-100毫米以下,最少的地方只有10-20毫米。盛产葡萄干和哈密瓜的吐鲁番,年雨量只有16.4毫米。托克逊县城雨量更少,甚至只有6.9毫米。谈起雨日,吐鲁番每年平均只有15.0天,托克逊还不到10天,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仅能淋湿地皮的小雨。1958年8月14日下的一场雨,是36毫米,算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在沙漠地区里,有时天空布满了乌云,狂风怒吼,亮起了耀眼的闪电,眼看着一场雷雨就要来临,但常常是等了半天,又眼望着云都散了,雨点还没有下来。其实,天空中倒确实是在下雨,只不过因为空气太干燥了,雨滴经过厚厚的干燥大气层,还没有落到地面,在半路上就都蒸发光了。这种情况在气象学里称为雨幡。过去的老百姓不明其理,称为“魔鬼雨”。
不过,因为沙漠中地表温度极高,空气的上下对流极强烈,因此有时可以在云中生成极大的雨滴。这些雨滴一路上蒸发不完,还是能掉到地面上。不过这种雨的雨滴很稀拉。一位地理学家笑称,如果人能始终保持在雨滴之间,就可以在雨中行走而不湿衣。
气象部门经常用相对湿度来衡量空气含水汽的多少,相对湿度100%就是空气饱和了。沙漠地区的平均相对湿度只有20%左右,午后经常会低于10%。有时,在气象记录里,还会发现有0%的记载。也就是说空气中一点点水汽也没有了,至少是仪器测不出来。在夏天相对湿度很低的情况下洗衣服,如果一件一件地洗,一般来说,洗到第三件时,第一件就已经干了,真是立等可穿。
沙漠里的中午,在中国,70℃的纪录是不少见的。吐鲁番地面温度表的最高刻度是75℃,可是有好几次水银柱已经远远超出了75℃。在吐鲁番盆地南部沙丘的表面,曾经测得82.3℃。
沙漠白天的高温,是由于强热的太阳辐射。沙漠地区每年太阳照耀的时间,都在3000小时以上,最多的地方,可以超过3600小时,撒哈拉沙漠甚至4000小时。也就是说,每天太阳要照耀10小时以上。可是,太阳一落山,因为大气中没有云雾,极少水汽,地面冷却散热的速度也十分快,因此,沙漠干旱地区温度日较差也特别大。在夏季半年里,平均说来,午后最高气温和清晨最低气温之间,总可以相差15℃一16℃左右。例如,吐鲁番7月份最低气温平均25.1℃,最高气温平均39.9℃,就相差14.8℃;在9月份,吐鲁番午后最高气温平均27.5℃,经常可以出现30℃以上,但清晨最低气温平均又只有9.3℃,有些日子可以降到0℃一5℃。所以吐鲁番盆地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之说。
在世界上的许多戈壁沙漠里,由于烈日暴晒,岩石破裂,常常发出射击般的响声,有人称它为太阳声。这就是因为沙漠气候温度日较差大,夜晚已经很凉的石块,在太阳升起后,表面强烈加热,石头内外膨胀不匀而发生破裂。时间长了,石块最终就变成沙子。
据记载说,中国祁连山区,过去曾经有人用手捻碎岩石,顺风扬沙,选取黄金。在大自然的冷热夹攻下,最坚硬的花岗岩也终于粉身碎骨了。
沙漠表面的高温,使得贴地气层内上下温差极大。而气层上凉下热的气温分布,可以把远处景物倒映在旅人的前下方,气象学上称为下现蜃景,俗称海市蜃楼。因此,沙漠中旅人常常见到前面有蓝蓝的湖水,其实那是远方的天空的倒映像,使他们空欢喜一场。夏季午后黑色柏油路面上,我们也常能望见前方路面上有一汪蓝色的水,走近看又没有了,又移到了前方。这也是马路上下现蜃景的。
沙漠里的四季,和同纬度别的地方也有很大不同。中国东部地区,因为是季风大陆性气候,春、秋季节本来就短。然而在沙漠地区,春、秋更短。因为沙漠地区太干了,没有水分调节。春季里气温直线上升,秋季里气温直线下降,春、秋两季加起来也只有2个半月到3个月左右。春、秋季节一短,冬、夏季节就显得格外地长,所以有人形容说:“中亚干旱地区,一年只有两季:西伯利亚的冬季和撒哈拉的夏季。”这是有点道理的。沙漠气候中的温度变化,是世界各种气候中最最极端的。 海市蜃楼是温带沙漠气候区的独特景观。在大海之滨瞭望,或在海面航行,有时在平静无风的条件下,会突然看到空中映现出船只、岛屿、楼台、城廓等奇异现象,当大风一起,这种景象就立刻消逝。这是大气中的一种幻景,称为海市蜃楼,或简称蜃景。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海面,还可能发生在湖泊、大江、沙漠、戈壁等处的空气层中。中国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载过这一幻景:“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睹”。登州即今山东省蓬莱县,位于渤海南岸,渤海中有庙岛群岛,距蓬莱几十公里,这里所记载的正是蓬莱看到的庙岛群岛的幻景。
在古代,由于无法科学解释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因此赋以种种神话传说,将自然幻景视为海里的蜃吐气而成。其实,海市蜃楼的形成是在特殊的气象条件下,光线在大气中发生剧烈的反常折射而形成的。光的折射是指在不同的空气密度情况下,光线的速度发生改变和前进方向发生曲折的现象。当你用一根直杆斜插水中时,从侧面看好象折断一样!这就是光线折射造成的。在夏季,白昼海温较低,下层空气受水温影响,较上层空气为冷,出现上冷下暖的逆温现象,下层空气的密度就显得特别大,而上层空气密度则显得特别小。当远方的景物发出的光线由密的气层逐渐折射进入稀得气层时,并在上层发生全反射,又折回到下层密度大的空气中来。经过这种弯曲的路线,投入到观察者的眼中,就会出现海市蜃楼的现象,由于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象来自直线方向,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映象比实物抬高了许多。这种现象又称为上现蜃景。
在沙漠里,由于白天沙石被太阳晒得灼热,接近沙层的空气升高极快,形成下层热上层冷的温度分布,造成下部空气密度远比上层密度小的现象。这时前方景物的光线会由密度大的空气向密度小的空气折射,从而形成下现蜃景。远远望去,宛如水中倒影。在沙漠中长途跋涉的人,酷热干渴,看到下现蜃景,常会误认为已经到达清凉湖畔,但是,一阵风沙卷过,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这种景象原来只是一场幻景。
沙漠有一种“碎石圈”很奇妙。是一块大石头经过数百年热胀冷缩一次次碎裂后,在地上形成了一片圆形的碎石圈,非常像人为排列的作品,实际上是自然形成的。
在已经实施天然林保护、建立三北防护林的今天,沙尘天气为何仍然侵扰不断?
沙尘天气侵扰不断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尽管已经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和三北防护林等措施,但是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沙尘天气的发生。此外,沙尘天气的发生也与区域之间的风向和气候变化有关。因此,减少沙尘天气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环境保护、控制人类活动、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等。